学术丨吴庆洲:缅怀引我入门建筑史的梁思成、龙庆忠先生
本文回顾了梁思成、龙庆忠二位先生引领作者进入建筑史学术研究之门的历程,既是一篇充满真挚情感和细节(比如回忆作者年轻时为了研读梁先生的《中国建筑史》而抄录其全文)的纪念文章,也是关于梁、龙二位学者的重要文献史料,同时体现了学术传承的清晰脉络。
缅怀引我入门建筑史的
梁思成、龙庆忠先生
吴庆洲
前 言
今年是梁思成先生(1901—1972,图1)诞辰120周年,龙庆忠先生(1903—1996,图2)诞辰118周年。回想40年前,我有幸成为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的硕士生时,步履艰难,正是梁、龙两位先生,鼓励我迎难而上,引领我进入了中国古代建筑史专业的大门。本文正是为怀念二位先生之恩而写。
图1 梁思成先生
图2 龙庆忠先生
我于1963年9月考入清华大学土木建筑系建筑学专业,当时梁思成先生是系主任。那时我虽然接触了一些古建筑的初步知识,但由于1966年开始了“文化大革命”,学习因此中断,学到的中国古建筑知识十分有限。1979年9月我有幸考上华南工学院土木建筑系龙庆忠教授的硕士研究生。时值“文革”之后,百废待兴,古建筑文献资料匮乏,学习古建筑知识十分困难。幸好华南工学院图书馆保留有《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等中国古建筑相关的资料、文献,里面有许多梁思成先生、刘敦桢先生等前辈学者的研究论文。学习了这些论文后,我对梁先生学术上的贡献和成就才逐渐了解,梁先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中国古建筑研究和保护事业的无私奉献,深深地感动了我,成为我研究中国古建筑的动力。龙庆忠,字非了,江西永新县人,出身于贫苦家庭。他早年留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与刘敦桢先生(1897—1968)是同一学校的校友,与梁、刘两位先生是同一辈的中国古建筑研究学者。对于龙先生是否参加了中国营造学社,至今未有确切证据。杨永生说龙先生1932年加入了中国营造学社,但没有列出证据。目前我们看到的1932年至1937年中国营造学社的名单中没有龙先生的名字。龙先生与刘敦桢先生交往最多也最密切。在《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七卷第二期首页公布了一个捐助印刷《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的名单,云:“本刊第七卷第一期承诸社友慷慨捐助,兹谨将大名刊布籍申谢忱(以收到先后为序)。”下面的名单第3名为龙非了先生,捐助1000元。那是在1944年营造学社居四川李庄之时,是最困难的时候,龙老此举为雪中送炭。龙先生为中国营造学社良友无疑。龙先生在《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上发表过《开封之铁塔》和《穴居杂考》两篇论文。梁、龙两先生是我入门中国古代建筑历史专业的导师和引路人。
梁思成先生的著述让我抓住了
中国古建筑的关键——斗栱
学习中国古建筑是艰难的历程,入门尤其不易。中国古建筑有几千个专有名词,没入门的人,看到这些专有名词,没有详尽的对照图和解释,往往不明其意,就无法学习下去了。当时刘敦桢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建筑史》虽已出版,但里面对专有名词并无解释,没有入门的初学者是看不懂的。幸好我校图书馆有梁思成先生著《中国建筑史》1954年油印本,我借阅之后,一边如饥似渴地学习,一边抄录,终于在1980年7月1日将文字全部抄完。
图书馆还保存有《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和梁思成先生主编的《中国建筑设计参考图集》,其中“4. 斗栱(汉—宋)”“5. 斗栱(元、明、清)”更是我学习中国古建筑入门的最好教科书。
梁先生在《中国建筑史》第一章绪论中,谈到中国建筑之主要特征,而在属于结构取法及发展方面之特征中,指出:
以斗栱为结构之关键,并为度量单位。
在木构架之横梁及立柱间过渡处,施横材方木相互垒叠,前后伸出做“斗栱”,与屋架结构有密切关系,其功用在以伸出之栱承上部结构之荷载,转纳于下部之立柱上,故为大建筑物所必用。后世斗栱之制日趋标准化,全部建筑物之权衡比例遂以横栱之“材”为度量单位,犹罗马建筑之柱式(order),以柱径为度量单位,治建筑学者必习焉。
斗栱之组织与比例大小,历代不同,每可藉其结构演变之序,以鉴定建筑物之年代,故对于斗栱之认识,实为研究中国建筑者所必具之基础知识。
受梁先生之启发,知斗栱在中国古建筑中的重要性,故必须加强对斗栱的学习。我在硕士研究生第一学年,写了《斗栱之演变》作为“中外建筑史专题”的课程论文,约1万多字,插图40幅。文中,论述斗栱的产生,并对汉代之斗栱、南北朝之斗栱、隋代之斗栱、唐代之斗栱、宋代之斗栱、元代之斗栱、明清之斗栱的时代特征进行分别论述。通过写此论文,自己也对斗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梁先生的著述引领我考察古建筑
学习梁先生的《中国建筑史》后,知道了中国现存的唐、宋、辽、金、元、明、清的著名建筑,考察这些古建筑成为学习和研究的必修课程。1981年9月下旬至12月上旬,2个多月的时间,我将梁先生《中国建筑史》中提及的各地古建筑,进行沿途考察。在对唐代佛光寺建筑考察时,更是复印了《中国营造学社汇刊》所刊的梁先生《记五台山佛光寺建筑》一文,认真研读。
1981年10月27日中午,我终于到达朝思暮想的佛光寺。当时佛光寺文物负责人为姚尚杰先生,他看过介绍信,问道:“小伙子,你能看懂这些古建筑吗?”我微笑着说:“请您来考考我。”于是他领我到佛光寺大殿,指着斗栱、梁架等一一问我,我由于准备较好,回答均正确。他满意地说:“看来你还是懂古建筑的,我就不给你讲解了,你自己慢慢看吧。”我谢了他,开始一边看,一边做笔记,一边照相。当时用的是黑白胶卷,我为了以后看照片不至误判,记下了每张照片的位置和所照构件,为了日后总结拍摄经验,将每张照片的光圈、快门速度也记下。如:佛光寺前檐斗栱,5.6,1/15 等。
到佛光寺考察,对我而言,可以说是朝圣之旅,是沿着梁先生走过的足迹,感受先辈们当时的艰辛。梁思成先生、林徽因先生、莫宗江先生等前辈学者在十分艰难的情况下,“乘驮骡入山,峻路萦迴,沿倚崖边, 崎岖危隘。” 为了得到佛光寺建筑的真实资料,“摄影之中,蝙蝠见光振翼惊飞,秽气难耐,工作至苦。同人等晨昏攀跻,或佝偻入顶内,与蝙蝠壁虱为伍,或登殿中构架,俯仰细量,探索惟恐不周,盖已深惧机缘难得,重游匪易,此时图录未详,终负古人匠心也。”梁先生等前辈献身古建筑事业的赤诚,为我树立了心中永恒的榜样。他论文中利用图形对建筑的记录和分析,也让我学到了考察、测绘、分析、研究中国古建筑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肇庆梅庵大殿的考察和研究
龙老1979年招收我为硕士研究生,当时已为76岁高龄。为了让我了解古建筑,除了给我上建筑史课程外,还数次带我外出考察古建筑。1979年10月10日至11月11日,龙老带邓其生、傅肃科、龙可汉和我一行到广西考察古建筑和民居,为期一个月,我收获颇丰。
1980年12月5日至8日,龙老带我去肇庆,考察肇庆古城,他肯定此为宋城。又考察了梅庵等古建筑,要求我测绘梅庵,尤其是梅庵大雄宝殿。我一人架梯,上去测绘斗栱、梁架,并将梅庵斗栱的所有构件均详细测绘、画图记录。龙老要求我写一篇论文作为二年级“中外建筑史专题”的课程论文。
当时梅庵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果要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必须确定现大殿构架即为宋至道二年(996)的原构,并分析其特色。为了弄清梅庵大殿斗栱梁架的特色,在考察测绘的基础上,我反复学习梁思成先生的《中国建筑史》以及《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各相关文章,于1981年9月7日完成论文《肇庆梅庵》。
梅庵坐落在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梅庵路15号。北宋至道二年(996),智远和尚在唐代禅宗六祖慧能(禅宗之南宗的开创者)插梅处建庵,庵以梅命名,示不忘也。明嘉靖年间(1522—1566),改为夏公祠,徙佛像于堂后。万历元年(1573),有宝林寺僧复梅,并重修庵。清康熙九年(1670),重修山门与六祖殿;康熙三十五年(1696),重修大雄宝殿。乾隆、道光年间又多次重修。1935 年在梅庵东侧建六云亭和常光亭。20世纪50年代以来,对梅庵进行了全面维修。
梅庵的主体建筑由山门、大雄宝殿、六祖殿、前后天井、前后两廊组成。主体建筑为砖木结构。附属建筑有头门、平台、六祖井、庵舍、禅脉堂、高深莫测池、赏梅廊、常光亭、六云亭、碑廊和梅园等,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
大雄宝殿面阔14.78米、进深9.6米,通高9.1米,硬山顶。梁架、斗栱等保留了北宋至道二年(996)的建筑风格,是中国南方除福州华林寺大殿(北宋乾德二年,964)之外最古老的木构建筑。由于梅庵大殿建于宋《营造法式》问世(1103)之前,又地处岭南,故大殿之斗栱,尚保留许多宋代乃至宋代以前斗栱的特点:
1)正面之外檐斗栱凡八朵。四根檐柱上各有一朵柱头铺作。明间有两朵补间铺作。两次间各一朵补间铺作。梢间无。柱头铺作和补间铺作均为重栱出单杪三下昂。
2)梅庵大殿之铺作使用了昂栓和栱栓(或称串栱木、斗牵、托斗塞等)。
3)梅庵斗栱之斗底皆刻皿板,从栌斗到各散斗、交互斗无一例外。这也是梅庵斗栱重要特点之一,为宋以前之古制。
4)梅庵大殿的斗栱栱头无栱瓣,亦为其特点之一。
5)梅庵大殿各跳上的瓜子栱、慢栱规格不一。
6)梅庵大雄宝殿铺作的高(自栌斗底至橑檐枋背)为117厘米,与檐柱高286厘米之比约为2∶5,有北宋斗栱壮硕之古风。
此外,梅庵大雄宝殿之柱均略呈棱形,前后檐柱向内有侧脚,梁架呈月梁形制,均保持了宋代或宋以前的形制(图3~图6)。
图3 肇庆梅庵大雄宝殿横剖面图
图4 肇庆梅庵大雄宝殿纵剖面图
图5 肇庆梅庵大雄宝殿柱头铺作
图6 肇庆梅庵大雄宝殿补间铺作
1983年在昆明“中国科学技术史会”上,我见到母校徐伯安教授,将《肇庆梅庵》论文给他看,他认为很有价值,叫我投给清华大学《建筑史论文集》,之后发表在第八辑上。广东省在梅庵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时,即用了我《肇庆梅庵》论文中的学术观点。1996年,梅庵由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9年我在北京参加“世界建筑师大会”时,见到了罗哲文先生,谈到梅庵评为“国保”时,他说:“我和祁英涛都不敢相信你的观点,因为广东潮湿,多白蚁,怎么可能存在1000年前的宋代建筑?”于是罗老和祁工到广东专门考察了梅庵,并在斗栱梁架上取了4个样品进行碳14化验,结果4个样品均为1000年,证明申报书上认为梅庵大殿斗栱梁架为宋至道二年(996)的原构的观点是正确的。罗老和祁工尊重科学技术的实事求是的作风令人敬佩。
《肇庆梅庵》一文也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和引用。冯继仁《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考古学断代》一文中有三处图引用了《肇庆梅庵》的斗栱图。
德庆学宫大成殿的研究
1983年,龙老指示我,带着硕士生陶郅、沈亚虹、邹洪灿到广东德庆测绘德庆学宫大成殿。1983年4月26日,我绘出了德庆学宫大成殿的图集。1984 年11月30日写出了学术论文《德庆学宫大成殿》。后来,该论文以《粤西古建筑瑰宝——德庆学宫大成殿》为题,发表在《古建园林技术》1992年第1、2期(总34、35期)。可惜该杂志在发表此文时,删去了所有参考文献和注释,削弱了论文的学术性。
德庆学宫位于广东省德庆县德城镇朝阳西路。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在康州(今德庆)诏置孔子庙,建于子城东五里的紫极宫故址。庆历三年(1043),知州事李仲求重修。元丰四年(1081)迁今址。南宋绍兴元年(1131)十一月,以州诏升府,为德庆府孔庙。元至元元年(1264),被大水冲圮,大德元年(1297),重修大成殿、两庑,殿后建尊经阁,下为议道堂。后明、清时期多有修缮。1971年又重修大成殿。占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
主体建筑大成殿,平面呈正方形,面积304.3平方米,为重檐歇山顶,面阔、进深各五开间,面阔17.36米、进深17.53米,殿高19.4米,其建筑风格保留了宋代木构建筑的特点。大成殿的斗栱计有十一种,下檐斗栱计有四种,柱头铺作和补间铺作皆为七铺作出单杪三下昂,若将其与肇庆梅庵大雄宝殿的斗栱以及宋《营造法式》作一番对照,两殿之斗栱有许多相似之处,与《营造法式》的差异往往也是相近的:
1)材的断面均约 2∶1,与《营造法式》规定的3∶2有别;
2)大成殿斗栱外跳总长合122 分°,梅庵大殿斗栱外跳总长为120 分°,均大于《营造法式》规定的 108分°;
3)大成殿斗栱之外跳第三和第四跳只是增加了95厘米(合81分°)的出跳长度,跳头高度完全没增加;
4)各栱之长度大多小于《营造法式》规定的长度。
大成殿斗栱还有如下三点特点:
1)昂嘴与地面垂直;
2)栌斗之上施二层重栱承枋,即共施六层栱枋;
3)最上一跳不施令栱,直接在跳头上承橑檐枋。
殿脊灰塑,造型简朴。殿内梁柱,明间四根木质金柱不到殿顶,以十二组斗栱承托平棊,起抬梁作用。
大成殿的结构最有特色之处,是用了大丁栿结构法。为了省去山面正中间的左右各二根重檐金柱,使殿内空间更为完整,殿内用了四根大丁栿,栿首置于下檐山面柱头铺作上,栿尾插入金柱柱身,下端以雀替承托。每一根大丁栿上均立二根童柱,一根立于省去的重檐金柱的位置上,承托上檐山面阑额和普拍枋,一根立于距金柱心1.4米处,上承殿身的大栿——八椽栿。承托殿身二根八椽栿的四根童柱均高4.2米,呈未曾加工的原木形。
四根大丁栿跨度达5.57米,虽大体上呈月梁形,但加工粗糙,有的部位亦呈原木状。德庆城位于西江北岸,地势低洼,历史上岁罹水患,大成殿于元至元元年(1264)圮于洪水。在元大德元年(1297)重建时,为了增强抗洪能力,大殿在设计、用材等方面,采用了四项措施:
1)加高了殿堂台基;
2)设置了高35 厘米的花岗石门槛;
3)前檐用花岗石柱,左、右、后三面围以高墙,不怕洪水冲击;
4)采用了花岗石高柱础。
据统计,大约每7.5年大成殿被洪水淹一次,则大成殿自元代重建至今凡687年,其间约受92次洪水冲淹。尤其是1915年和1949年两次大洪水,殿内水深均达3米以上,但大成殿在风浪中巍然屹立。事实证明,大成殿在防洪技术上是有着惊人的成就的。
左右两侧重檐下,均采用大丁栿结构。各省去中间两柱,使殿内减柱四根。下檐斗栱七铺作单杪三下昂,其出跳总长达122分°。
德庆学宫大成殿,是我国元代木构建筑中不可多得的实例,对研究南方元代建筑有着重要的价值(图7~图9)。
图7 德庆学宫大成殿正立面图
图9 德庆学宫大成殿纵剖面图
通过引用笔者论文中观点,广东省成功申报德庆学宫大成殿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 年,德庆学宫由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悦城龙母祖庙
1983年龙老指示我,带着硕士生陶郅、沈亚虹、邹洪灿到德庆县悦城镇测绘龙母祖庙,测绘成果由我一人绘制为《龙母祖庙测绘图集》,共有100多张图。
悦城龙母祖庙位于广东省德庆县悦城镇。该建筑是纪念和祀奉龙母蒲媪的,始建年代不详,清代顺治、咸丰年间均有修缮。同治十三年(1874)建东裕堂,修八角碑亭,光绪三十一年(1905)建龙母行宫所,1905—1907年修龙母墓。
龙母祖庙坐落在西江北岸、悦城河与西江汇交的阶地上。庙址所在高于周围,是个小丘,称为“珠山”。庙之后靠为五龙山,五道山梁蜿蜒起伏,伸向龙母祖庙所在的珠山,人们称之为“五龙护珠”。从山下往上看,似五条巨龙,从庙里腾空向天空飞去。从山上俯瞰,却似五条神龙向龙母祖庙奔去,有“五龙朝庙”之势。
龙母祖庙前眺大江,与左前方的黄旗山和右前方的青旗山隔江相望,二山似两阙拱卫着祖庙,故云“旗山耸翠”。前方远处有一峰,名为“贵人捧诰峰”,山形好似向龙母鞠躬行礼。庙前为一片浩淼烟波,悦城河、洚水、杨柳水都在附近汇入西江,江水相激,然而水不扬波,萦回九转,似有灵性,仿若依恋龙母不忍离去。故有“灵水洄澜”之说。
每当旭日东升,龙母祖庙前万顷金波,日光、波光相映,龙母祖庙一片金碧辉煌。西江如一条巨龙,金波粼粼,故云“龙光入观”。
龙母祖庙选址于如此形胜之地,受到古今学者名士的盛赞。
龙老曾以近九十之高龄,健步登上五龙山,见“五龙朝庙”的形势及山河美景,不禁赞叹说:“真是好山好水好风光啊!”龙老为龙母祖庙挥毫写下“古坛仅存”的题匾。年逾八十的秦咢生先生登山,赋诗赞曰:“海浅蓬莱世几更,天南壮丽凯风生。山回水绕钟灵处,间气龙光起悦城。”
悦城龙母祖庙占地面积48682 平方米,由石牌坊、山门、香亭、正殿、妆楼、前后两庑、东裕堂、西客厅、八角碑亭、龙母墓、程溪书院、龙母公园等组成。该庙继承了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特点,同时吸收了西方建筑元素,设计独特,结构合理,砖、木、石雕工艺精细。石牌楼的浮雕人物,山门和香亭的透雕蟠龙柱、浮雕花柱,香亭的木雕雀替、云栱、驼峰、花板、额枋精雕细刻,脊饰陶瓷人物故事题材广泛、造型生动,均堪称岭南一绝(图10~图15)。
图10 龙母祖庙石牌坊正立面图
图11 龙母祖庙石牌坊主体正立面图
图12 龙母祖庙山门正立面图
图13 龙母祖庙香亭和过轩侧立面图
图14 龙母祖庙香亭纵断面图
图15 龙母祖庙碑亭正立面图
建筑师将建筑、环境、生态巧妙地结合起来,使整个建筑群具有防腐、防潮、防霉等功能。排水系统泄洪快捷不留污泥,房屋的通风、采光设施合理,四季通爽不生虫蛀。
悦城龙母祖庙建筑艺术之高超,为我国南方古建筑中的典范。
龙母祖庙除建筑艺术上成就卓著外,防洪技术也独树一帜。由于庙址地势较低,几乎年年都受到西江江水冲淹。
由于它在防洪技术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故能防洪抗冲而不倒。
其防洪抗冲的措施有:
1)大量采用花岗条石铺砌河岸、码头、山门前广场,建筑台基,庭院地面,以护建筑基址;
2)大量采用砖石作建筑材料,牌坊则全由石材制成;
3)采用高石柱础,大殿及香亭石础均高近1 米;
4)山门门枕石高达0.46 米;
5)用石材砌筑高台基,东裕堂的虎皮石台基高3.85米,妆楼的花岗石条石台基高达5.46 米;
6)良好的排水系统。每次洪水退后,庙内一净如洗,与附近民居水退后留下厚厚一层泥沙形成鲜明的对照。
龙母祖庙自清末重建以来已历逾百年,几乎年年受洪水冲淹而依然屹立江边,不愧为防御洪水的杰构。
笔者后完成论文《德庆悦城龙母祖庙》,发表在《古建园林技术》1986年第4期,1987年第1期、2期。
广东省在申报悦城龙母祖庙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时引用了上述成果。2001 年,悦城龙母祖庙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母祖庙的图集包含100多张图。我从大学时起就十分敬仰梁思成先生和莫宗江先生所绘的古建筑图,这些图是中国古建筑图之典范。由于心中有学习的榜样,绘龙母祖庙的图,就格外认真。当时没有绘图笔,都是用鸭嘴笔和小钢笔绘的。由于态度端正,用高标准要求,所以图绘得较以前好。后来,“龙母祖庙脊饰”钢笔画被评为第四届全国建筑画优秀作品,刊于《中国建筑画选》(1995)》(图16)。
图16 龙母祖庙脊饰钢笔66厘米×22厘米
龙老让我讲授《中国古代建筑史》
1982年7月,我硕士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1983年,我考上龙老的博士生,在职读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博士。当时梁思成先生和刘敦桢先生均在“文革”中逝世,龙庆忠教授为全国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唯一的博士生导师,我有幸成为这一专业的第一个博士研究生。1983年他已80岁高龄。我的年龄为38 岁。1983年9月,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考古专业要求龙老为他们的本科生讲授《中国古代建筑史》课程,专门派一辆大巴将上课的18 名学生送到华南理工大学听课。
龙老对这一课程是很熟悉的,我作为他的博士生和助教也为他准备了讲课的图和资料。讲完这一课后,问听课的学生,讲得如何?结果同学们都说,听不懂。原来龙老的口音为江西地方口音,不容易懂,再加上他年老体弱,中气不足,讲话声音很小,当时还没用上扩音器,所以就更难懂了。
龙老听了学生的反映,为了使学生学到中国古建筑的知识,他考虑让我代他讲授这一课程。他知道我学习很用功,把梁先生的《中国建筑史》全部抄录下来学习。另外,我写的论文《斗栱之演变》《肇庆梅庵》他也比较满意,认为我已基本掌握了中国古建筑的要领,已经可以承担讲授《中国古代建筑史》课程的重任。我于是赶紧备好课,在下一次课程讲授时,我上台讲,龙老在下面听,由于我准备较好,我的普通话讲得清晰,同学们反应较好。就这样,我在龙老的指导下讲完了一个学期的课程。
1984年9月和1985年9月,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两次聘请我继续讲授《中国古代建筑史》课程,这无疑对我进一步学习和研究中国古建筑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三年的教学让我在古建筑的研究上更进了一步。
结 语
有了梁思成先生、龙庆忠先生的引导,我顺利地进入了建筑史之门。
1987年1月母校吴良镛院士莅临华南理工大学担任答辩主席。我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成为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的第一个博士。取得博士学位后,龙老又推荐我到英国牛津做访问学者。1987年12月至1989年5月我到牛津理工学院(现已改名为布鲁斯科大学)做访问学者,校方在互联网上公布了一个中国古建筑专业的博士到了牛津,可以作中国古建筑、中国古代城市、中国民居、中国古典园林、中国古代城市防洪五个方面的学术报告。我收到爱丁堡大学、伯明翰大学、格拉斯科大学等九所大学的邀请,作过13次讲座,并在剑桥等地参加了多次国际学术会议,开拓了学术视野,发表了10 多篇学术论文,有一篇发表在Science期刊DISASTERS上。1990年我破格晋升为教授,成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的学术带头人。
现在我已76岁,回顾几十年前梁先生和龙先生二位师长对我的教导和深刻的影响,感激之情油然而生。二位先生是我学习的榜样,我要沿着他们的足迹,立志为中国古建筑的研究和保护事业奉献自己的终生。
谨以此文纪念我敬爱的梁思成先生和龙庆忠先生。
作者简介
吴庆洲,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建筑史、城市史、城市和建筑防灾研究。
公众号图文有删节,完整阅读请参见《建筑史学刊》2021年第2期。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标准引文格式如下,欢迎参考引用:
吴庆洲.缅怀引我入门建筑史的梁思成、龙庆忠先生[J]. 建筑史学刊,2021,2(2):15-26.
相关阅读
陈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学习梁思成先生发表的调研论文有感
王贵祥:梁思成与《营造法式注释》——纪念梁思成先生诞辰120周年
建筑史学刊
Journal of Architecture History
建筑史领域专业学术期刊
欢迎扫码订阅
订阅《建筑史学刊》请长按二维码
邮发代号:82-350
ISSN 2096-9368 CN 10-1717/TU
投稿邮箱:
jzsxkbjb@mailoa.tsinghua.edu.cn
网址:archhistory-journal.com